全屋户型图
原户型在一些空间划分细节上无法满足屋主的需求: 1.进门有入户花园,但对屋主来说不实用,而且限制了入户后的动线; 2.厨房下水管设置在入户墙体一侧,成为后期改造开放式厨房时的难点; 3.两间相邻的卫生间功能重复。
客厅
从餐厅看向客厅,墙体与柜体转角都处理成弧形,让空间自然地过渡。关于客厅,屋主们有明确的想法——这是个一起玩游戏的地方,而且不管坐着、躺着还是站起来蹦蹦跳跳,都能舒适自在。客厅整体上是日杂风的,这也是屋主一开始想要的风格。通铺的木地板搭配樱桃木电视柜,3人位黄棕色灯绒芯沙发,简约舒适,算是营造日式氛围不可或缺的要素。
但随着沟通交流,有意思的事物不断出现,但是一个“日式”已经不能概括这个家了。比如沙发背景墙上的小壁灯,是经典的包豪斯风格;沙发旁的小推车、陶瓷杯子和挂画,则ins感满满;薄荷色的石膏灯盘与扇贝风铃,传递出北欧轻盈梦幻的浪漫。
阳台砸墙做内包,一边设置洗衣区,有洗衣机与烘干机,因而没有特别做晾晒区,但在另一边有装拉杆,可以晾晒小件物品。
一个好的客厅设计,不仅要美观,还要兼顾实用性、舒适性和功能性。
客厅的设计体现了主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,它既是日常活动的中心,也是展示家庭个性的小舞台。
卧室
推开薄荷色双开门,就是卧室了。同样是通铺木地板,墙面涂刷“香草拿铁”乳胶漆,但在温馨简约感之外,多了些自然的舒适轻快感。薄荷色双开门在空间中非常亮眼,银色把手和玻璃强调出通透轻盈感。
梳妆台和一组柜体代替了原主卫区域。为了强调出自然舒适的质感,我们用了藤编柜门、木桌子、拱形木框玻璃隔断。拱形、木质、藤编、玻璃,这些元素简约耐看。
睡眠区则是用黄铜黑胡桃木百褶壁灯、细面布艺裙摆吊灯搭配黄色烤漆墙裙,从上到下填满温馨氛围。床尾做嵌入式柜体,减少卫生死角,储物量大且好打理。
色彩选择应以平静和舒缓为主,避免过于鲜艳的颜色。墙壁可以选择淡色调,如米色、浅蓝或灰色,以创造放松的氛围。
厨房
厨房改造的一个难点就是下水管的处理——偏偏是顺着要砸掉的那面墙走的,幸好屋主家是顶楼,就利用8公分高的地台藏起下水管,完成开放式厨房。而为了营造温馨活泼感,我们在这用了橘色复古小花砖、浅灰烤漆柜、木纹橱柜还有白色方砖,去搭出法式的可爱感。
而保持厨房的简洁温馨,还是要靠屋主的用心打理。搜罗来的杯子在展架上整整齐齐放好;调料用统一的瓶子整理好,放在集成灶上;花纹不一的碗碟使用完也都收拾整理好,才放进灶台下方的两个拉柜里。
吊顶使用的阳角条、柜体圆润的转角、分布均匀的4000k筒灯,则是不可忽视的小细节,一个圆弧可以柔和氛围,一盏合理布局的灯,可以让料理更从容自在。
另一边的操作台上,则是各种兼具颜值与实用的小电器,吊柜里存放着不少干货。 不管是用小电器快捷地煮碗银耳羹,还是利用各类食材做顿大餐,合理安排好储物和动线的小厨房,稍一够手或一个转身,就可以兼顾到一切,不用焦头烂额地挪碗端菜关燃气。在厨房和餐厅之间,增加了岛台,面朝厨房的一侧做了储物,可以存放大件物品,在不同的场景,岛台也在转换不同的角色:操作台、杂物存放……
卫生间
将次卧缩小,改成屋主二人的共享书房,让出2平方给卫浴空间。洗漱区外移,同时更改主卧入口,原入口处一半做嵌入式柜体,另一半挖出三个壁龛,装毛巾架,卫生间的储物空间就出来了,也避免了从餐厅可以看见卫生间的尴尬。
特别的是,浴室和卫生间用了折叠窗,可以完全折叠到一边,促进流动通风,利于卫生间保持干燥。
卫生间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实用性、清洁性、美观性和舒适性,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,创造出一个既实用又令人愉悦的私密空间。
更多官建伟的作品
查看更多案例